李超/文
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新股发行定价可能会更加市场化,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价值和市场需求。这可能会导致新股上市后的表现更加分化。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月同比降幅边际收敛,负增长源于基数效应的扰动
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01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5月有所收窄。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913亿元,同比下降2.8%,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5%左右。分中央和地方看,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011亿元,同比下降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5902亿元,同比增长0.9%。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4080亿元,同比下降5.6%;非税收入21833亿元,同比增长11.7%。
我们认为,一是由于2023年财政收入基数高,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缓税在2023年前几个月得以入库,抬高了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的收入基数。二是2023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对2024年的减收影响。比如,2023年8月开始实施了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这就会使2024年前8个月执行的低税率对应2023年同期相对较高的税率。又如,2023年年中出台了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收加计抵减,提高部分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政策也属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预计扣除上述特殊因素影响后税收保持平稳增长。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相对偏弱。1-6月契税2779亿元,同比下降10.9%;房产税2337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土地使用税1298亿元,同比增长11%;土地增值税3074亿元,同比下降4.3%;耕地占用税840亿元,同比增长22.6%。
预计后续财政收入稳步增加。我们前期报告《着眼长远,兼顾当下——2024年全国财政预算报告的背后》中陈述,可以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预算报告的积极定调之下,2024年广义财政支出保持较高水平,较2023年边际提升,预计一系列大规模设备更新购置、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扩大内需政策逐步落地,政策效果的兑现将推动经济平稳回升,有助于推动财政收入的稳步回升。其次,在严肃财政纪律的背景下,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也有助于补充财政收入,预计后续财政收入稳步回升。
文旅消费、先进制造等领域税收表现较好。从一季度税收结构数据上看部分领域税收数据表现较好,在服务业方面,与居民消费关联性较高的住宿和餐饮业税收增长44.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26.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税收收入增长6.8%,零售业税收收入增长5.7%,反映出居民消费活力正在不断释放。制造业方面,一季度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下降,扣除前述去年同期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等不可比因素影响后,实现平稳增长。其中,部分制造业细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制造业税收分别增长9.5%和6.8%。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月支出小幅回落,未来关注政策落地
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12亿元,同比下降3.0%,较5月同比转负。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571亿元,同比增长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8267亿元,同比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304亿元,同比增长0.9%。
未来关注前期政策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1-6月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增速,完成了全年预算进度的47.8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从结构上看,1-6月社会保障和就业、债务付息、城乡社区支出进度较快,分别达到了54.84%、49.46%和48.96%,均高于同期财政支出进度,我们认为,社保就业支出较快符合预期,延续此前三年的支出特征,经济渐进修复,兜牢“三保”仍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方向;城乡社区和教育的支出较高与基建投资较高、呵护青年人就业等方向关联度较高。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4月政治局会议则提出加快落实已部署的各项政策,预计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政府性基金:卖地收入待回升,财政维持紧平衡
1-6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915亿元,同比下降15.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73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7842亿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263亿元,同比下降18.3%。
关注卖地收入未来前景。经济数据显示房地产仍有待进一步修复。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79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7133亿元,下降25.0%,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6.9%。考虑高库存、销售和新开工较低的现状,可能扰动土地成交,后续走势仍需进一步观察,对未来卖地收入走势也有较大影响。
政府性基金支出较慢。1-6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599亿元,同比下降17.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872亿元,同比增长16.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727亿元,同比下降1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2000亿元,同比下降9.2%。
5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始发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拟从今年开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先发行1万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供给。5月13日财政部发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例会,从5月中旬起平滑发行,从投向来看,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此外,5月13日李强总理在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财政发力支持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300832)、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财政政策将聚焦新质生产力,积极助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着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财政安排制造业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关键产业“补短板”“锻长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启动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工作,2024年安排资金30亿元,支持首批20个左右试点城市“智改数转网联”,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二是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中央财政聚焦数字经济关键环节给予支持,包括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7%。2023年累计安排30亿元,支持30个试点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问题。今年再安排30亿元支持扩大试点范围。预计2024年内有关部门有望启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支持对一批繁忙的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和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改造,促进交通设施智慧扩容、安全增效、产业融合。
我们认为,2024年财政政策重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首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一系列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再造、专精特新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其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
关注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
我们认为,新增专项债加快发行将及时发挥稳基建、稳投资的作用。后续基建投资增速或与专项债发行使用更为相关。截至6月30日,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额1.49万亿,仅占全年发行计划的38%,我们认为在前期专项债项目审查结束后,预计审查后地方专项债项目质量有望优化,更有利于吸引民营资本并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也有利于后续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改善实物工作量表现。我们关注到,2024年4月23日下午国家发改委表示,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共筛选通过专项债券项目约3.8万个、2024年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左右,为今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项目基础,后续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
政策端有望引导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7月19日,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杠杆撬动作用。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
综合研判,专项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发行节奏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宏观调控等合理把握。近期,江西、辽宁、广东等地公布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计划。其中,广东省财政厅官网发布的《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24年广东省政府债券三季度发行计划的公告》显示,三季度计划发行专项债1612.4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1525.9亿元,再融资专项债86.5亿元。我们认为,通过适度加快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进度,可有效发挥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看,叠加各地已公布的三季度专项债发行计划,预计财政扩张速度有望加快,以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
大国博弈背景下,财政政策储备仍有可能出现
2023年10月我国发行了万亿特别国债应对多重压力,我们认为,百年未有之复杂局面下,我国内外部面临多重挑战,结合大国博弈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条件,在地方政府去杠杆和化解债务风险的背景下,中央加杠杆配合中央重大项目落地是重要的政策工具,特别是在2024年美国大选及地缘政治冲突存在潜在风险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外部环境恶化冲击我国经济前景及结构转型的情况下,仍可能年内调增预算赤字,扩大财政刺激力度,减少货币政策宽松对汇率的冲击。
(作者为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配资炒股网站选择配资